航空旅游网欢迎您!

过硬底蕴支撑荔波旅游业不断壮大

http://www.cnair.com 2009-10-26 09:11:43 来源:航空旅游网

    为什么有的地方旅游业开发会虎头蛇尾,有的景区旅游热闹场面会昙花一现,而荔波的旅游业却经久不衰,旅游人数扶摇直上,据了解,原因在于荔波有过硬的旅游资源底蕴作支撑。




图为世界级的景区——小七孔68级瀑布(莫雄亮摄)


    一是荔波的美丽不是靠炒作出来的,而是凭借过硬的内涵。在荔波县2431.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几乎移步是景,全县已开发旅游景点77处,其中一级景点17处,二级景点25处,三级景点35处,有待有开发具有极高价值的景点近百处。有以小七孔、大七孔、水春河、茂兰保护区为代表的“绿色”自然风光,以邓恩铭烈士故居、红七军板寨会师旧址为代表的“红色”革命遗址,以水书、瑶族风俗为代表的“彩色”民族风情。应有尽有,特别是县境内的“世界人与生物圈茂兰自然保护区”和“国家重点樟江风景名胜区”无处不充溢着奇、幽、峻、秀、古、野、险、雄的自然美。同时荔波还是国家卫生县城、国家级生态示范县。为此,许多专家、学者、名流看了荔波后无不感叹,如中科院研究员、著名旅游专家、原国家旅游局司长魏小安考察荔波景区后说:“贵州荔波,山水盛宴。此行,不虚此景,不虚此情,不虚此行。”他最后还为荔波的美景赋词道:“武夷景,汇聚荔波;九寨水,神农溪,浸润樟江;石上林,洞中瀑,天下奇绝;闯急滩,观高峡,不亦快哉!”再如原中顾委秘书长、中南海秘书协会会长郝盛琦2005年10月考察荔波后激动地写下:“只信桂林山水胜,孰料樟江更神奇”和“荔波风情天下奇,天韵人文两由之”。有位诗人游过荔波后不无感慨地赋诗道:“如果我是一棵小树,我会到荔波来生长”、“一日作客小七孔,夜夜梦回绿色园”。更多的旅客从荔波回去后,写下的感受是: 具有“三峡之险”、拥有“桂林之秀”、备有“九寨沟之幽”。可见,荔波的美景名符其实,荔波被评上 “中国最美的地方”当之无愧!



    二是荔波的风景,解放前,由于地处偏僻、交通落后,少有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路过,介绍不出去,因而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。解放后,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才得以开发利用,但是又因荔波是国家级贫困县,财政捉襟见肘,加上旅游开发经验不足,对外促销活动方式方法比较单一,而且投入的资金也有限,宣传的力度不够大,使这么好的、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美景,白白地待在“家里”,“嫁”不出去,有效资源得不到应有的发挥。



    三是荔波这样好的风景,好比“藏龙卧虎”,“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”。从参评“最美”那时起,“荔波”二字就在很多报纸、杂志、网站、电视、广播里频繁出现,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和耳膜。随着媒体的进一步报道,荔波丰富神奇的景观景点自然就得到更多人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,大家都想一睹为快,先睹为快。当然也有对荔波评上“最美”抱着怀疑态度,想前往证实的。因而,就有对荔波纷至沓来,一睹为快的景象。来到了之后,都证实荔波很美,并以“先睹者”的身份和资格,不遗余力地介绍荔波,使荔波无形中得到许多“义务宣传员”。这是花钱买不到的效果,我们荔波也乐观其成。例如,著名诗人汪国真说:“走进了荔波,才知道荔波真的很美!”“如果有机会,我真的还会再来荔波!”“到了荔波,我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!”“来到荔波之后,我的怀疑才消除,荔波之美远远超出了我原来定位的概念,只是,外面的人对荔波知之甚少,这是遗憾!”“大七孔天生桥的壮美,小七孔卧龙潭的秀美和水上森林的特色美,已成了我心中一道永远挥之不去的亮丽风景。”“我一定写诗、写歌,把美丽的荔波推介出去。荔波值得细细品味。”汪诗人还若有所思地说:“凡是遥远的地方,对人们都有一种诱惑,不是诱惑于美丽,就是诱惑于传说。”他断言:“熟悉的地方没有景!”这从另一个角度,说明了荔波过去交通的落后、位置的偏僻,不但不是坏事,反而保存了美、造就了美、遗留了美。 (荔波县新闻中心 莫雄亮)

新闻表情

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版权声明 | 支付方式 | 辽ICP备10012394号-11 | |